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育儿资讯 > 别陷入这4个儿童用药误区!

儿童不能乱用成人药 千万别陷入这4个儿童用药误区!

2020-11-30作者:百变baby妈妈好孕网标签: 儿童   用药   儿童用药的误区

由于孩子年纪尚小,身体各个器官发育还不是很完善,错误的用药方式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及肝脏肾脏功能,甚至会引起痴呆症,因此每次给孩子使用药之前一定要确定病症,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掌握用药的剂量。

孩子用药的误区都有哪些呢?

1、盲目的选择预防药物

严寒的冬季容易发生流感,一部分家长会选择给孩子冲服感冒冲剂来帮助预防流感,但其实不管中药还是西药,都可能会对孩子的肝脏及肾脏带来一定的影响。药物使用不当,反而可能导致身体中微生态的失衡,降低免疫力。有一部分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病情快速康复,所以会把多种药物混合着吃,孩子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健全,多种药物同时吃会在身体中发生相互作用,最终损害了肝脏和肾脏。

2、轻信一些小偏方或者盲目追求国外的药物

当孩子患上某些疾病时有一部分家长会听信小偏方,其实一些偏方根本没有科学的依据,滥用的话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导致病情越来越恶化,当孩子患上疾病时要选择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家长坐在一起时喜欢交流育儿的经验,甚至会把孩子说服用的药物推荐给其他人,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说使用的药物也会有一定的适应症,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使用药物。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国外的药物很安全,盲目追求国外的药物,殊不知国外的药物会缺乏监管,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其质量,所以在给孩子使用国外药物时一定要警惕其安全性。

3、给孩子使用成人所用的药物

一部分家长认为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物时减半即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孩子的肝脏以及肾脏发育不成熟,清理肝脏以及毒素的能力比较差,如果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的话,会影响到大脑神经系统发育。

4、频繁的给孩子使用药物

一部分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快速的康复会增加使用药物的次数,或者是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甚至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副作用。因为儿童药物是比较苦涩的,家长会使用糖水给孩子送药,但是在糖里面含有大量的钙以及铁,容易和药物中的应用价值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了其药效。

温馨提示

给孩子使用药物前一定要掌握相应的病情,针对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另外要掌握好用药的剂量,使用儿童专用的药物,千万不能乱使用滋补药。

儿童成长表现

儿童成长表现

  儿童成长表现,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何培养好孩子是每个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孩子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以下分享儿童成长表现。

  儿童成长表现1

  婴儿形成阶段

  1、不要乱吃东西,否则可能引起孩子器官发育异常

  在婴儿形成的前两个月,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元素的刺激和干扰。母亲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乱吃药物,或者吸烟喝酒等,否则很可能造成孩子器官发育异常。如:前两个月喝酒,可能造成婴儿面部畸形;孕期吸入可卡yin等,可能对婴儿神经造成损伤,终身注意力不集中等伤害。

  2、子宫内孩子仍具有辨别声音的能力

  婴儿在子宫内就可以对外界的声音做出辨别,出生后能对母亲的声音有较高的偏好,但是对父亲的辨识度较低(出生4个月后对父亲和陌生人的声音辨识也不明显)。婴儿未出生前,胎教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等刺激其相关神经的发展。

  0~1岁

  1、3个月左右的孩子,没有寻找消失物体的认知

  婴儿对第一眼看到、听到的移动物体自动产生印刻,并且难以修改。4天左右,孩子就可以辨别母亲的面孔。3个月之前的孩子,没有客体恒常性的认知,运动物体在眼前消失会认为真的不存在这个世界,但是3月之后,孩子会盯着消失的地方看,寻找之前消失的物体。

  2、4个月左右开始形成深度感知

  这个阶段孩子的眼睛开始产生警觉,根据声音转头,探索声源,有一定的视觉偏好,但是视觉的感知度不完善(需要眼睛中央窝有大量的感光细胞,眼睛的光学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同时大脑的视觉皮层神经元建立无数联系)。

  根据罗伯特-范茨的开创性研究发现,这个阶段孩子视觉偏好如下:

  同时,这个阶段孩子对低频波的颜色辨识度可能不好,如:紫色、绿色、蓝色。对深度信息开始有一定的感知。大概在4月半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名字。

  3、6个月之前的孩子,需要更多陪伴

  孩子出生到6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很容易引发信任危机。这个阶段亲人最好多陪伴孩子,如果陪伴不足,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等,对孩子潜意识产生不好的影响,难以更改。在这个阶段,会形成孩子今后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的基本模式与基础。

image.png

  4、6个月开始意识到重复声音具有意义,6~8个月是学习双语的最佳时期

  6~7月半的时候,开始意识到重复的声音具有某种意义,但是特殊词汇提前认知,比如4月半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名字。6~8月的婴儿,对音素的辨别能力强于8月之后的婴儿及成人,非常适合学习双语。

  同时,6个月之后,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去做一些事情,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自主怀疑,如果外界没有给予恰当的反馈,很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力不足的性格表现。在孩子3岁之前,尤其注意不要打击孩子,当孩子靠自己努力做成一些事情后,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5、8个月之后,开始寻找消失在眼前的物体,10个月之后开始出现性别角色区分

  8~12个月的孩子,物体消失在眼前会开始搜寻消失的物体。10~14个月孩子,开始出现性别角色区分,展现不同的行为偏好。

  1~2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符号有了一定的认知,可以做一些组合协调类的小游戏,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积木、拼图类的玩具。同时,为了塑造孩子较好的行为规范,家长尤其注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恰当的反馈。

  感觉运动序列得到完善,开始组合、协调和整合,也会吮吸、抓握、观看、操纵;

  会根据自己行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调整自己的行为,变得多样化;

  有一定的客体恒常性(物体消失在眼前,依然肯定物体还存在);

  开始有符号思维;

  命名爆炸阶段:1岁半的时候,开始爆炸式的学习词汇(学习词汇-将声音与词联系在一起),物体名词学习最突出。

  2~6岁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现象:经常好像和自己说话,而不是和他人交流;

  容易被知觉特征鲜明的物体所吸引。比如:不能理解液体总量不会随着容器大小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只注意到了单一的特征维度;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性别标签的影响(男生穿男生的衣服),看法相对成人更加极端和僵化,该阶段孩子处于确立自己性别角色的阶段。

  6~12岁

  开始会推理运算,适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勤奋与自卑危机,如果自己努力得到认可,可能获得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但如果不勤奋或者勤奋后没有得到对应的肯定,就会缺乏自信心,有挫败感。

  这个阶段,家长应该适当鼓励孩子,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引导,以免孩子遭受打击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儿童成长表现2

  儿童成长心理针对

  第一、必须深爱与价值感

  每一个孩子都必须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不必看不上自身的小孩太黏人,深爱的小孩较为有归属感与价值感。我国的爸爸妈妈一直忽略对小孩求爱,实际上当爸爸妈妈对儿女求爱的情况下,让小孩的心里获得考虑,也让小孩了解为何自身深爱,因而学得了是是非非意识。

  第二、必须归属感

  假如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就没有办法信任他人,因此没法与人创建友情,或许会发展趋势变成自以为是的人。而归属感的创建是自小刚开始的,包含信心的塑造,假如小孩缺乏安全感和信心,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就害怕随意探寻,没法迅速学习培训新的事情,也不利心态和智商的生长发育。

  第三、必须标准

  第四、新的学习方法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全是一个个人,他的思维工作能力的发展趋势是生理学层面的完善再加后天性学习方法而产生的。因此,当小孩从出世的情况下刚开始就需要有适度的学习培训机遇才才可以学得新的工作经验,那样才可以发展趋势出一切正常的.智能化、語言、人际交往方法、心态体会、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格特质。莫秀芬觉得,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之中还必须激励和义务。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之中给,激励的必要性大过一切。

image.png

  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给与激励,就仿佛種子必须水份一样。认可和重视对少年儿童而言十分关键。爸爸妈妈平常跟小孩触碰数最多,对小孩有以身作则的危害,因此要有优良的言谈举止才可以对儿女造成顺向认可的功效。爸爸妈妈也要重视小孩的支配权,不必觉得小孩是自身的精神寄托。怎样重视小孩,便是让小孩和大人公平做管理决策,让小孩在这个家中之中有归属于自身的人物角色。

  教育儿童时不必陷入下列错误观念

  主观意识明显,不管不顾小孩的意向

  假如小孩进入了一个自身讨厌的兴趣班,那麼那就是很枯燥乏味的一件事,爸爸妈妈最好是可以提早问清晰小孩真实喜欢的是哪些,随后在报考兴趣班。那样小孩可以更强的接纳兴趣班的学习培训,要不然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总是阻拦小孩乐观性情的产生和情商智商的发展趋势。

  想当然求全

  许多 的父母以便可以让小孩赢在起点上,就甘愿花销很多的人力资源资金和物力资源给孩子报了许多 的培训机构,可是这对小孩而言确是一个挺大的承担。父母们给孩子报许多 培训机构的不良影响通常是小孩一门造型艺术也不熟练,并且还会继续毁坏了小孩中间的亲子沟通。

  教育理念不善

  适度的亲子早教针对小孩而言确实可以激起她们的潜力。可是,针对小孩而言爱玩终究是她们的本性。我们无法规定小孩和大人一样稳重,并且小孩的兴趣爱好是具备挺大的更改性的,因而父母们要留意激起小孩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冲动。当小孩对学习培训生厌的情况下,父母应当谆谆教导的正确引导,不必取出父母的铁架子去逼小孩学习,要不然会导致不如人意的实际效果。

  儿童成长表现3

  孩子表达能力的阶段性表现

  第一阶段:孩子能自如地表达自己

  5岁孩子的基本语言能力已经发展较完全了。5岁半的宝宝一般已能掌握2200-2500个词汇,能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且有强烈的语言要求,乐于谈论每一件事。

  到6岁的时候,宝宝在成人正确的引导下,能够发清全部语音,听懂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第二阶段:孩子能自发的进行角色扮演

  宝宝能模仿大人的语气讲话。可以表演自己熟悉的故事,扮演简单的角色。

  第三阶段:孩子可以自己编故事

  能比较完整地复述一个熟悉的故事,自己还会编出一些原来没有的情节,这预示着孩子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记忆的正确性也有了提高,这时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主导。

image.png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正确看动画片

  很多父母在忙的时候就会让孩子看电视或是手机,虽然适当的看动画片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但是如果长时间看,就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

  所以,父母要控制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最长可以看半个小时,最好保持二十分钟。而且看完以后,要和孩子讨论一下动画片里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每天坚持亲子阅读

  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肯定不识字,所以父母可以买一些图画书,和宝宝进行亲子阅读。

  并试着提问宝宝书里的内容,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父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不用开口说话,父母就知道孩子想要干什么。

  所以父母可以试着「傻一点、懒一点」,装作看不见,问宝宝要干什么。这样孩子就会试着用语言去沟通,慢慢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提升。

  不要嘲笑宝宝的发音

  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有很多发音不正确,于是很多父母喜欢嘲笑宝宝。

  孩子也有自尊,被嘲笑以后,孩子就会不愿意说话,甚至会讨厌说话。

  所以,父母不要嘲笑宝宝,也不要过分的纠正,你可以用正确的发音无意识的重复一遍宝宝的话,这样宝宝自己心里就有数了。

为什么儿童近视越来越高发?主要是这5种伤眼的行为在作怪!

现在青少年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近视,是孩子不科学的用眼而造成的,比如说喜欢使用电脑、手机这样的电子屏幕产品,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行为是很伤眼睛的,在无形之中就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近视的问题。

那么哪些行为会伤害儿童眼睛导致近视呢?

1、使用眼药水

很多人在眼睛特别疲劳,干涩不舒适的时候,喜欢滴上眼药水来缓解这些不适的症状。其实有些眼药水里面有一种防腐剂,如果长期的使用就容易产生副作用,像是眼睛会更加的干涩,甚至眼结膜会有炎症以及青光眼之类的,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心脑血管收缩,造成心肌缺血。儿童如果长期使用,对眼睛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2、睡眠不足

儿童如果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不光是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还容易造成近视。有相关研究发现,儿童每天睡觉的时间5~6个小时,相比较于7~8小时来说,近视的概率要更高一些,简单来说就是睡眠时间的长短跟近视度数是有一定的关系,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够降低儿童出现近视的概率。

3、厌食、挑食

现在很多儿童都会有厌食、挑食的问题,厌食、挑食会直接影响营养元素的摄入,导致营养失衡,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眼睛的发育是需要大量的营养的,所以如果营养成分不足,就容易造成眼球发育缓慢异常,进而就会导致近视眼。所以家长朋友应该要改掉孩子厌食、挑食的坏毛病,注意营养搭配,多让孩子吃一些奶制品、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瓜果、肉类等。

4、开灯睡觉

有些家长给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晚上开着灯睡觉,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好像让孩子感觉更安全。但是开着灯睡觉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因为即便是闭着眼睛,光线还是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样就会让眼球和睫状肌,还是在工作的状态,久而久之孩子的视力就会感觉特别的疲劳,慢慢的就会变成近视。

5、二手烟

吸烟的危害非常大,吸二手烟的危害也不可小觑,二手烟对眼睛的脉络膜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长时间的吸二手烟会导致脉络膜越来越薄,这样血流量就会变得非常少,巩膜就会处于缺血的状态,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近视。

另外儿童容易出现近视,还可能是平时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像是总是喜欢往前倾趴在桌子上写,还有走路或者坐在车上的时候喜欢看书,这些行为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进而就会引发近视,所以一定要注意改正。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孩子儿童心理发生变化的时候家长们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提前干预不良的心理特征,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1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在持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儿童心理变化在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心一定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等数速率直线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心理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image.png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童11岁至12岁,男童13岁至14岁)快速增长,青春期前后却发展缓慢。

  3、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愚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外向;有的擅于文字表述、有的擅于动手操作。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2

  儿童心理期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二是自我意识的发展。

  1、认知能力的发展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都是属于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导致他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两岁左右儿童是表象出现的时期。

  认知能力的主要表现:

  是指人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一岁左右的孩子虽离开妈妈时会哭,但容易哄,因他过一会就忘了妈妈,因此两岁的孩子爱哭,可能因为孩子的表象和回忆发展了,不能笼统地指责孩子不好哄、任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两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使自己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要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意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特别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两岁孩子只是处在萌芽阶段。其出现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我”。

image.png

  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

  A、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出现了自我行动的意愿。其独立行动的意愿表现为坚持自己的主意,不听从父母的要求和意见。会出现独立行动的需要,常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拿”等。

  B、开始知道自我的力量。会用语言指使别人。

  C、能说出自我的行为,有时也能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为。

  D、出现占有意识。两三岁的孩子开始能够意识到哪些是自己的。此外,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也会出现新的情感萌芽,如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同情心等。

  两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上一个比较大的转折阶段,他既遗留着两岁以前的某些心理特点的痕迹,又开始出现新的心理特点的萌芽,新旧交替在孩子身上就面临矛盾。父母不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教育,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后果是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执拗、任性等不良性格。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3

  幼儿的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认知、语言、情绪情感、个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一)动作的发展

  动作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个体进行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有人说:“动作是个体早期的外显智力。”也有人说:“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在婴儿时期,由于个体言语能力极为有限,其发育、发展水平更多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动作的发展状况常被用作评价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指标。例如,若新生儿期无惊跳反射,就说明有脑损伤,而9个月以后如若仍未出现惊跳反射,则说明大脑有慢性病变的特征。

  幼儿动作的发育,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大致表现如下。

  1、头尾定律

  动作发展由头部先开始,然后到躯干,最后到达脚部。在胚胎期,发展的重点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在头部,到了胎儿期才渐渐发展到向躯体及四肢。出生以后的婴儿,如将其俯卧,他先会抬头,然后会翻身、会坐、会爬、会站、到了一岁左右才学会走路。这些都说明幼儿动作的发展是遵循头尾定律的。

  2、近远定律

  动作发展是由躯干开始,然后向四肢发展。在胎儿前期,头部及躯干已发展时,四肢尚处在胚芽状态;出生后,婴儿先会翻滚、会坐,然后才会站及走路,至于手部的粗细动作,甚至于到婴儿期才逐渐开始发展,这些又说明幼儿动作的发展也是遵循近远定律的。

  婴幼儿动作发展除遵循以上两个定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由整体到特殊的`发展”,即全身的、笼统的动作发展在先;局部的、小肌肉的活动发展在后。动作的发展是分化与统整的过程,换句话说,局部的活动是由全体分化出来的,然后再重新组织,构成一个新型的或较精细的动作。

  幼儿动作的发育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脑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发育和成熟,又影响着幼儿的认知、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因而.在幼儿早期,动作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幼儿心理的发展水平。

  幼儿动作的发展虽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却遵循着共同的顺序和大体一致的时间表,如我国民间有“三翻六坐八爬”的说法。如果幼儿有动作发展迟缓和异常的现象,就要引起注意。要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排查,以便对症治疗及训练。

image.png

  (二)认知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是幼儿对环境的反应。例如,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在得到一个物体时,他先会注视一会儿,接着会把它放到嘴巴里舔一舔,也可能会抓起来敲一敲或摇一摇,以此来了解物体的属性;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当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还会准确地将头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6~9个月大的婴儿会知道寻找被藏匿起来的玩具,他们还开始了解可以用“哭”当成呼唤妈妈的方式,他们了解到:即使一个人不在视线范围,这个人仍然存在,他的哭声可以把人叫回自己身边来……而这些发展都是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开始的。

  3岁以前的幼儿,已具备了各种感觉,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触摸觉起重要作用;而3岁以后,触摸觉在认识客观事物中的地位逐渐让位于视觉、听觉。

  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记忆的能力,但要到2岁以后才开始运用符号,掌握语言,能利用记忆储存。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记忆的持久性在3岁以后有一定发展,但记忆的精确性比较差,表现为往往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遗忘了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3岁以前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动作和实物,其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3岁以后,幼儿的思维已开始逐渐地摆脱动作的束缚,在动作之前就开始在头脑中进行思考,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但是,学龄前幼儿的思维还不能离开实物和实物的表象,对事物的概括往往是非本质的。

  3岁以前的幼儿已有了初步的想象,但是内容较为贫乏,属再造想象,有意性很差;3岁以后,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想象有了较快的发展,虽然无意想象仍占主要地位,但是有意想象也有初步发展;虽然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但是创造想象也开始发展。

  幼儿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先天素质有关,也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掌握知识技能有密切的关系,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对幼儿认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其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

  (三)语言的发展

  幼儿的语言发展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语言作为一种交际沟通的工具,可能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能帮助他们理解成人的意图,并通过成人的语言调节自己的行动;二是因为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使幼儿直接地认识事物。而且还能使其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如幼儿已知柠檬是酸的,下次再看见柠檬时,只要告诉他“柠檬很酸”,可以不尝味道就能体会了;不仅可以把感性知识用词记载下来,储存在脑中,构成知识,而且还是思维过程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进行抽象的思维,在由直接感知、表象进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等抽象思维的过程中,语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由于幼儿认识范围的扩大,认识内容的加深,也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语言发展的过程,往往也是认识丰富和深化的过程。这就说明了语言与认识的密切联系以及互相制约的关系,只有很好地掌握语言,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全世界幼儿在大致相同的年龄表现出相似的语言能力:他们都在4~6个月的时候牙牙学语,在12~13个月的时候,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在第二年末的时候开始组合单词,在四五岁的时候知道几千个单词的意义,并构造出一系列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且不管世界各地的语言结构有怎样的文化差异,幼儿都在大致相同的年龄其语言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幼儿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正确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经具备,三四岁时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以后再发别的音,就容易有口音,一个人在婴幼儿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后进行补偿教育就困难多了。婴幼儿在掌握词汇方面,由3岁的800~1000个词,发展到6岁的3000~4000个词。在掌握语法方面,由掌握简单陈述句的语法形式,发展到掌握多种句式(并列句及主从复合句等)的语法形式。在正确教育下,幼儿入学前就能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情感等。如果婴幼儿在发展语言的关键期没有条件学习口语,以后就不能真正学会说话。众所周知,7岁的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开始学习说话,经过几年的训练,只记住四五个单词。这个实例说明,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如错过了时机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学前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成果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image.png

  (四)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若符合需要,就产生愉快的体验;反之,则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幼儿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新生儿除了恬静的状态外,所谓情绪,只不过是一种激动的状态而已,此期的情绪是未分化的、笼统的、无特别形式可辨的。谢尔曼曾用四种不同的刺激情境(针刺、过时不喂奶、束缚其手脚的运动、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来引起新生儿的情绪反应,结果一律是大哭。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情绪自原始的基本状态经过不断的分化后,会产生多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情绪。

  幼儿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逐渐增多,引起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也逐渐增加。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呈现日益丰富和不断深刻的趋势。

  幼儿由于年龄小,抑制过程较弱,因而情绪不稳定,缺乏控制的能力,常表现得过分强烈,且比较外露;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日趋加强,情绪的冲动性减少,稳定性增加。情绪情感从外露转变为内隐。幼儿的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

  幼儿情绪的发展对其早期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婴儿的情绪表现具有影响照看者行为的交流功能,如早期出现的微笑或者好奇的表情,使照看者明白他愿意并渴求与其建立社会关系;婴儿的愤怒则表示照看者正在做的事情让他不高兴,可见,婴儿的情绪表达促进了婴儿和他们的照看者的相互了解。

  另外,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对其个性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的压抑或者不适当的表达,都会使幼儿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影响身心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各种疾病。

  (五)个性的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一个人比较经常、稳定、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体的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幼儿在2岁前,各种心理过程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不可能组成有机的心理活动系统,因而不可能形成个性。到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即各种心理特征有了某种倾向性的表现,但还未形成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3~6岁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明显地出现个性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个性的各种成分,特别是自我意识和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独特的个性雏形。每个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独有的方式去反映,表现出自己独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幼儿在学前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其个性的核心成分,所形成的个性虽然只具雏形,还未定型,但对幼儿一生健康个性的形成,特别是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而言,幼儿个性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的不断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但由于幼儿个性还未定型,故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个性发展受到损害,发生人格的偏离。所以,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心理环境,从小注重对幼儿个性的培养,是保证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前提。

  幼儿心理的发展同其身体的生长发育相似,也存在共同的发育模式,发育总趋势一致,但同时个体间又存在较大差异。

  个体间心理发展总趋势一致,表现为幼儿心理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心理发育的阶段性体现了每一阶段的本质特征。心理发育的连续性,体现了阶段之间不是台阶式的突然中断和全新开始,即后一阶段的发展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可以有前一阶段的特征,同时又孕育了下一阶段的特征。

  个体间心理发展总趋势一致还表现在幼儿心理机能的发展是按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的。具体地说,心理发展遵循了如下的顺序:感知一运动一情绪一动机一社会能力一抽象思维。在发展过程中,尽管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正常情况下,发展的顺序不变。

  幼儿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成熟类型和性别等方面。如果某一幼儿与正常幼儿在某方面发展差异过大,那么,即可能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障碍或者异常。


头条资讯
栏目热门
1 夏季天热要给孩子多洗澡?

孩子好动喜欢玩耍,而随着气温提高孩子在好动的情况下容易出汗,这时很多父母会提倡多给孩子洗澡,保持孩子身体清爽。而虽说孩子洗澡会舒适,但在夏季要给孩子洗澡得避免以下这几个时间段。...

2 宝宝长牙期间要做好这4点缓解不适!

对于家长和孩子们来说,长牙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在长牙期间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宝宝就可能出现一系列口腔不适,比如发痛、发痒、食欲不振等。而且长乳牙的宝宝大都还不会说话,一旦感觉口腔不适,也只会用哭闹来表达,这对宝宝和家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对宝宝长牙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下文将要提到的几点。...

3 天气再热,也不能对孩子做7件事!

进入三伏天,很多地方会经历40天的高温天气,温度高且湿度大。很多家长在护理孩子方面犯了愁,生怕孩子中暑或患有疾病,不过天气再热也不能对孩子做以下几件事情,不然影响其生长发育。...

4 家长要注意这4种水不能给孩子喝

随着天气的不断回暖,每天喝水的量也在慢慢增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正是因为水的重要性,所以家长每天都会给孩子喝水,孰不知孩子喝水也是有讲究的,有些水是万万不可以喝的。...

5 冬季带孩子晒太阳好处多?

进入冬季后气温下降越来越冷,细心观察小区里但凡有太阳的地方,从早到晚不是晒着被子就晒着老人和孩子。都知道冬季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儿童,只是冬季晒太阳也有讲究,不能乱晒,注意事项要知道。...

6 宝宝总是吐奶该怎么办?

新生儿由于肠胃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吐奶是经常出现的现象,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宝宝吐出的奶会有不同的性状,这就上很多新手妈妈感到焦虑。宝宝为什么吐奶,吐出块状奶或者一喝进去就吐奶是否要紧,这些都成为了困扰新手妈妈的难题。...

7 小儿预防轮状病毒是什么?

轮状病毒是很多妈妈们听到都闻风丧胆的一个词,在婴幼儿到儿童时期,轮状病毒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病毒,它的攻击性很强,一旦被感染,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严重的脱水甚至死亡。因此,妈妈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极为注意,如果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因为处理不及时而引起一些并发症。在平时生活中,尤其是轮状高发的几个季节要特别注意防范。...

8 夏季孩子隔三差五生病怎么办?

孩子脾胃不好怎么回事?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本身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若在饮食方面没有做好调理,难免会引起脾胃虚弱,使得孩子三番五次感冒发烧等。其实,只要宝宝少吃以下4种食物,多做2件事能帮助远离脾胃虚弱。...

9 孩子从不生病就是身体好吗?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少生病是她们最大的心愿。因为孩子生病,对于孩子自身与家长来说,都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有些宝宝相对体质较弱,因此疾病总是找上门。虽然说偶尔生病可以增加孩子自身抵抗能力,但是对于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病情,妈妈们还是要掌握好方法,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生病。...

10 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吃这4种食物了!

饮食是否正确与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儿童来说饮食正确与否更是重中之重。如果饮食得当,孩子不但会少生病,而且生长发育也会更顺利。如果饮食不当,不但会影响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还会让孩子看起来特别的瘦小。正是因为饮食的重要性,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更加注重孩子的饮食。...

babytaobao育儿网

备案号: